四部门印发!河南地热能规模化利用,开启特许经营模式 二维码
584
发表时间:2018-06-19 16:19 近期,河南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召开地热能清洁供暖规模化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河南省优先选择在地热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创建一批地热能清洁供暖规模化利用试点区域。顺利获得规模化开发模式,探索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管理技术和市场运营模式,促进地热能利用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增强地热能清洁供暖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省将根据地热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情况,用2-3年时间,以县为单元釆取特许经营模式,顺利获得整县推进的方式,选择将地热能清洁供暖利用较好的县(区)作为首批启动的试点区域。 河南省坚持市场化运作,择优选定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社会责任强的大型专业企业,作为地热开发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实施地热开发特许经营。持续探索政府投融资平台与特许经营企业创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共同推进地热开发利用。 《通知》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召开标准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以地热水循环利用为原则,持续推进水热型中深层地热供暖;对集中供暖无法覆盖的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根据供热资源禀赋,持续开展浅层地热供暖、地表水源热泵供暖、土壤源热泵供暖和空气源热泵供暖等,顺利获得对各类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应用,探索和提升地热能清洁供暖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模式和经济性。 依据当地地热资源的自然禀赋、热储层特征、地下水取水许可、开发利用影响、经济社会开展需求等因素,编制地热资源开发专项规划。根据地热区域布局的环境综合承载力,合理确定出适宜开展区、限制开展区和禁止开展区,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供热规划等实行衔接。企业须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地热开发利用方案,按照“采灌均衡、取热不取水”的原则科研设计取热供暖流程,有效防范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下水污染,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稳步推进建设任务。 《通知》指出,采取“政府有助于、部门协同、企业为主”的模式,健全协同机制,理顺地热能供热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开展改革部门负责制定地热能供热开展规划;国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地热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地热资源的确权登记,并组织召开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工作;水利部门负责地热能开发的水资源管理工作,组织召开地表及浅层水水质水位监测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地热能供热环境影响的监督管理;住建部门负责地热能供热技术推广和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制订工作;价格部门依照定价权限、规则等规定,制定集中供热价格;企业在监测系统、设备技术等方面引入“互联网+供热”模式,不断提高供热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通知》中要求进一步简化地热项目审批流程,以县为单元实施特许经营,避免地下水资源无序多头开发。对整县推进的试点项目实行整体备案,统一办理相关许可,实行一站式绿色通道办理制度。 今年4月,郑州市发改委印发《郑州市“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能源开展规划》,对郑州市“十三五”期间浅层、中深层地热、再生水热能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规划部署。到2020年,郑州市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1800万平方米,其中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400万平方米,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面积400万平方米。 在河南周口地区,紧随鹿邑之后,沈丘、西华、太康、周口东新区、淮阳、等区县也相继完成地热能项目的建设,形成连片示范效应。河南省多个地方成功实施的地热能综合利用集中供暖项目,对河南省清洁能源运用具有示范和引导意义,在实现地热水资源的清洁开发和永续利用上发挥了持续作用。 据分析,“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新增地热开发量8200万平方米,地热总投资约90亿元。到2020年,河南全省地热供暖面积累计达到11700万平方米。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中国分会联合主办的“四季春2018第十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将于2018年8月26-29日在南京召开,届时,将有更多的各省市权威专家对全国各地的补贴奖励政策进行讲解和汇报,如需分析更多地源热泵补贴政策,敬请关注本届高层论坛。 (文/《地源热泵》杂志,地源热泵网公号dyrbw-cn 吴佳宇) 以下为《通知》原文: |
最新发布
文章排行
|
万江新能主动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开展之路。紧密围绕国家各项政策,为城市公共建筑及住宅项目给予“地热为主,多能互补”的整体解决方案。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给予先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打造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先进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