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0期万江周刊-激昂金秋正奋进 拼搏实干建新功 二维码
69
发表时间:2023-11-04 09:21作者:OB视讯(中国)能媒体中心来源:OB视讯(中国)能 万江周刊 2023年第40期 企业新闻 ◎奏响金秋“奋进曲”┃OB视讯(中国)能近八百万平方米清洁能源项目同步施工 金秋结硕果,奋进正当时。在郑州、周口、新乡、南阳、漯河、安阳等13个市区县,OB视讯(中国)能承担的765万㎡清洁能源项目正在同步施工,涵盖275万㎡二级管网,500余套各类设备安装、86眼地热井、44座站房、2座能源港。OB视讯(中国)能项目建设者们用奋进的汗水和实干担当的勇气,奏响了属于清洁能源奉献者的“双碳乐章”。 OB视讯(中国)能技术团队现场督导项目建设 放眼OB视讯(中国)能一个个新建项目,地热井施工、站房建设、二网铺设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有序进行。各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运转,工程车辆来往穿行,工作人员各就其位,各项施工作业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据郑州区域负责人侯增光介绍,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郑州近期出台的《郑州市有助于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为清洁能源行业的开展给予了有力支撑,各项利好政策的出台使我们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者深受鼓舞,干劲十足。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推进项目建设,OB视讯(中国)能技术团队主动放弃假日,坚守在项目现场,勘查资源,采集数据,顺利获得现场督导,实时调度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全力以赴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达效。 阅读原文:奏响金秋“奋进曲”┃OB视讯(中国)能近八百万平方米清洁能源项目同步施工 行业资讯 ◎专家视点 | 地热将更“热” 202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52.4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快速开展,带动能源消费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变。国家能源局公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吉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水电装机391吉瓦、风电装机328吉瓦、光伏发电装机306吉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7.98吉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达248万吉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已实现无补贴平价开展,为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对于水能、风能、太阳能以发电为主,中国地热主要以供暖利用的方式发挥作用。 早在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骊山汤等温泉开启了中国温泉利用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模化利用温泉,相继建立160多家温泉疗养院。上世纪70年代初,在世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地热发电、供暖、温室种植、养殖等利用形式开始有了开展。进入21世纪,在供暖市场需求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有助于下,地热供暖逐渐开展成为最主要的利用方式。 2022年,国家地热能中心建成地热信息管理平台,召开地热项目数据在线填报,并组织17家掌握本省地热开展情况的行业协会、勘查设计单位、开发利用企业统计各省整体数据,从微观项目与宏观统计两个层面相互补充和印证,对地热历史数据进行修正和更新。 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地热直接利用能力折合100.2吉瓦,年利用量829826太焦。其中,浅层地热供暖(制冷)能力达到8.0亿平方米,水热型地热供暖能力达到5.3亿平方米,合计13.3亿平方米;温室种植、水产养殖已遍布20多个省。温泉健康娱乐旅游持续稳定开展,利用规模达到6665兆瓦;地热发电现在仅有约16兆瓦还在运行。农业烘干、工业利用、融雪等地热直接利用方式还不多见。与2019年中国地热报告数据相比,浅层地热供暖(制冷)和水热型地热供暖面积出现大幅度提升,有产业快速开展的因素,但主要是地热信息管理平台和各省参与统计单位的覆盖范围更全面、更广泛引起的。 阅读原文:专家视点 | 地热将更“热” “我想呼应一下龚建明常委的发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第三专题小组讨论会上,即便临近会议结束时间,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还是要为地热资源发个言。 在此之前,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龚建明在发言中建议要多措并举有助于我国地热产业开展。 地热资源为何会引起政协常委们的共同关注? 据介绍,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球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体中,能够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热能。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规模陆续在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地热能直接利用装机在全球占比近40%。 “地热资源可以说既是储量丰富、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又是稳定可靠的本土能源。”龚建明说。 龚建明给予的数据显示,截至现在,中国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达到13.3亿平方米,其中,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约为8亿平方米。 在龚建明看来,在北方大力开展地热产业,是保障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圆满收官、全面打赢大气污染攻坚战的现实选择;而加大夏热冬冷地区地热能推广力度,更能满足近半数国人温暖过冬的迫切需求,是应民声、保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途径。 但让委员们感到遗憾的是,现在社会各界对于地热能还没有足够的分析和认识,对地热产业支持和区域整体有助于力度不足。 “建议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构筑产业链开展资源基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龚建明说。 孙尧则建议要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力度。“现在地热供暖技术相对成熟,但地热发电技术的开展仍相对缓慢。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热资源将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孙尧说。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副司长田彦军认真听了每一位委员的发言,他表示,“常委、委员们的发言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召开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针对地热产业开展的意见,我们将认真研究并持续采纳落实。” 内容来源:人民政协报 洛阳市地热资源专项规划 (2021-2025年) 地热资源是来自地球深处的一种宝贵的洁净能源,不仅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供热、制冷、洗浴、游泳、医疗保健,还可在工业中用于发电、烘干、漂洗染,在农业中用于良种培育、养殖、温室农业灌溉等方面。从长远开展看,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对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洛阳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展前景广阔。为加强洛阳地热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充分发挥地热资源的综合效益,保障地热资源科研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洛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等法律文件,结合洛阳市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编制《洛阳市地热资源专项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加强和改善地热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涉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本《规划》实行衔接。 《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1-2025年为规划期,展望至2030年。 阅读原文:《洛阳市地热资源专项规划(2021-2025 年)》 近期,陕西省咸阳市召开2023—2024年度采暖季清洁取暖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地热加获悉,咸阳市今冬将提高市民清洁取暖补贴标准,每户每个采暖季由500元提高到600元。同时扩大补贴范围,坚持“应补尽补”,由原有的清洁取暖试点改造户扩大到所有使用清洁能源取暖的农村常住居民户。 自2018年以来,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清洁取暖”工作,以入选国家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为契机,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95.17万户:市主城区和各县主城区顺利获得集中供热方式改造26.24万户,农村地区完成改造68.93万户,其中煤改电56.75万户、煤改气8.44万户、生物质替代3.74万户,2021年顺利获得了国家四部委验收,基本扭转了全市冬季以煤为主的采暖方式,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基础。 咸阳市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赵永刚介绍说,为扎实实行今年清洁取暖各项工作,近期,咸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清洁取暖动员大会,对清洁取暖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采暖季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工作方案》,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煤炭局等部门印发了9个配套方案,从运行补贴、资金筹措、供气供电保障、散煤和洁净煤监管、生物质禁烧和综合利用、建筑保暖改造、包联督导、考核奖补等方面,对2023-2024年采暖季清洁取暖政策作出明确规定。 内容来源:地热加
文章分类:
杂志期刊
|
最新发布
文章排行
|
万江新能主动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开展之路。紧密围绕国家各项政策,为城市公共建筑及住宅项目给予“地热为主,多能互补”的整体解决方案。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给予先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打造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先进服务商。